黃石知名設計師專訪,精彩再續!
你還想問他們什么問題呢?
必美環保騎士與黃國勝、胡丹設計師
繼續探討關于室內設計的更多可能
以下為專訪內容(下集)~
黃國勝 Alex
朗眾室內設計聯合創始人
CIDZ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
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研修
SIDW上海國際設計周城際執委
「獲得獎項」
第十屆國際空間設計獎-艾特獎
2018國際設計大獎-艾鼎獎
2019德國高儀-中國設計精英榜
第八屆PI設計大獎(中國賽區)
2020艾特獎優秀獎第九屆筑巢獎
M+全球家居空間構造大師獎
2021上海國際設計周構筑家生活美學獎
胡丹 Sunny
朗眾室內設計聯合創始人
半畝軟裝設計總監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
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研修
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研修
「獲得獎項」
2017亞太空間設計生活美學家
2018國際設計大獎-艾鼎獎
2020艾特獎優秀獎第九屆筑巢獎
M+全球家居魯班匠心獎
從地產服務到私宅設計
一個主攻硬裝,另一個把軟裝玩出花來
這兩位高端私宅設計師雙劍合璧
組成一對設計界的神仙CP
一路走來,他們
活成了所有人都艷羨的樣子!
也對室內設計有了更深得見解
01 之前流行現代輕奢呀,現在流行奶油風、侘寂風,你們是如何看待裝修風格的更替與設計之間的關系呢?
黃老師:
我們可能沒有很熱衷跟流行。曾經也有其他媒體問過我們“設計師怎樣標簽化”。就是有的設計師,只固定做一個風格或調性。而我們不會這樣固定的,因為我認為設計師應該要有多元思維,不能去固化自己。
像我們主要服務本地,我們用多元思維去做的每一個案子,就算不同,都一定會有我們的共性在里面。我們的設計中,有一個共同點——雅致。不論是什么樣的業主,只要找到我們,都一定是追求美和雅,也是符合他的性格和氣質的。
很多人說現在的孩子沒有“家鄉”的概念,也就是說,有可能對于他們來說,“家”就意味著家鄉。他將來可能會去到很遠的地方,但成長階段的家帶給他們的影響、美的認知等,是會植入一輩子的。所以一個雅和美的空間,對家庭融洽的貢獻是肯定的。
02 您如何看待這些流行風格或者像偏灰、原木色系的走向,對于引導商家主推哪些產品的推動作用?
黃老師:
因為我們兩個都沒有經商經歷,就自己這樣一個工作室創業的經驗來看,其實會有很多矛盾點。那如果我是一個品牌方的話,我會想到底是順應市場的潮流跟著去變呢,還是要保持我自研能夠一直延續下來的東西呢?
那對于我們現在接觸的品牌,像有一些的進口品牌,比如說必美地板,你會發現,不管它的紋理怎么變,它的工藝是持久永恒的。可能客戶他十幾年之前買這個品牌,十幾年之后再回頭去看這個品牌,依然還有那一款產品,或者說只是在圖案上稍作變化,會有一些新的研發,但是它的工藝依然還是保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傳承經典。
就像人生一樣,你不可能完美,但一定有你想去往的方向。然后會保持初心,隨著發展,你可能會變得更多元化。
菲列德羅三層實木地板
03 兩位老師這么多高端案例里面,你們覺得哪一些案例的設計跟業主需求融合的最好?
胡老師:
我覺得沒有最好,都非常好,只有更好。因為每個案子的屬性不同,我可以運用產品整個系列的特色到合適的案子里去。像菲列德羅,可以從它的產品中看出背后的手工匠人的精神。對于產品,有的客戶,可能樹種、顏色達到自然效果就能滿足;但是有的客戶追求比較多元化,除了自然木紋,顏色,還考慮手工、時間的印記、質感、藝術感等因素。如果沒有符合他的要求,那就很可能會選擇別的產品,哪怕價格會高很多。
共性剛開始是個性,個性到了一定程度,共性就會產生。我們在這個行業做了這么,雖然很辛苦,但還是覺得很有趣。我很享受跟人在相處打交道,到最后完成的這種成就感。可能還包括跟客戶建立的關系,這可能就是支持我們“越難,我越想去做”原因吧。
我們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但希望我們的案子跟客戶本人是契合的。我只有有個客戶和我說,他朋友去他家看了之后,說“這個房子跟你本人很像”,這個評價就很高了。
04 你們兩位在室內設計行業具備很高的知名度,對即將入行,或者剛入行的新人設計師有什么建議呢?
黃老師:
給年輕設計師的建議,首先一定要關注同行。無論是同城還是非同城,又或者在網絡上,你都一定要去關注一些優秀的同行,要去學習這些榜樣;
然后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你是把設計當成一輩子的事業呢?還是只把它當做短期的謀生手段?你要對自己有一個定位,最后就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不要想太多,不斷學習積累。
用文學和藝術去滋養你的設計,這個空間雅不雅致是需要你的文化底蘊支撐的。我現在在學的古詩詞、篆刻、書法可能不會說對我的設計產生直接作用,但是它是潛移默化的,是會慢慢讓你變雅的。然后你的設計,自然就不會粗暴或者很粗糙。
菲列德羅Jazz魚骨拼花地板
05 兩位老師是設計界的神雕俠侶,當初你們因為什么共同話題/理念走到一起,我想兩位老師在生活上,工作上應該都會有一些互補的地方,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嗎?
胡老師:
最初我們在武漢,考慮到家庭和孩子,我慢慢就成為了全職媽媽。后來,黃老師每天工作回來都會跟我講關于客戶、設計搭配。我是女孩子嘛,對這個也會有興趣,那么我也會和他探討,給予意見。后來他發現我在這方面有一點點天賦,他是個追求自由的人,長期在別人公司干活也不是他想走的方向,后來我們就決定成立我們的工作室。
我們在生活中是好伴侶,在工作上也是很好的搭檔,其實工作和生活對于我們來說沒有太強烈的邊際感。然后,更多的,他是我的導師,因為他的學習能力特別強;我可能就知識范圍沒法那么全面。我們這幾年工作量挺大的,加上長期加班,身體狀況有所下降,他在家里就會跟著跳一下劉畊宏的操,他的自律性還是非常好的。
06 國外一些設計,比如歐洲的設計,跟國內設計其實是存在一些差異性的,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呢?
胡老師:
我覺得西方國家他們整體的藝術鑒賞力和學養,確實是比我們的時間積累要更深的。另外,他們沒有太強的標簽化。
我所指的“標簽”是現在網絡那種千篇一律的東西,像把極簡、現代手法定義成當下很流行的風向標,這種我覺得是很可怕的。難道人都是只喜歡這一樣東西嗎?肯定不啊!每個人都有它的個性、品味和追求。關于裝修設計的風向標,我覺得沒有哪一個設計師說得準的,未來是怎么樣的?應該是多元的,包容性很強的,百花齊放的這樣一個狀態。
關于黃石這對設計界的神仙俠侶的專訪
內容已經全部發布啦~
之后還想看知名設計師的訪談嗎?
記得關注我們收看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