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沒去過歐洲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在很多人心里,浪漫、情調、小資就是歐洲的代名詞,隨性優雅的街頭小店,隨手一拍就是大片的街頭風景,遠處隱約可見的中世紀古堡……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高山還是濕地,到處天高云淡,風景怡人,每一個角落都透露出一股浪漫情調。
但你能否想象得到,現在藝術氣息滿滿的歐洲也曾經歷過漫長的灰色歷史。從擼起袖子加油干工業的18世紀開始,歐洲走的就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大規模開采和使用煤炭,工業生產和城市生活的大量廢棄物排向土壤、河流和大氣之中,最終造成環境污染的大爆發,使得世界環境污染危機進一步加重。
所幸,歐洲大多數國家在騰云駕霧般生活了兩個世紀之后,終于有人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了,他們紛紛開始踐行綠色GDP概念,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天平。
在這一點上,德國做出了榜樣。以首都柏林為例,柏林是歐洲最大的工業中心之一,但是,在這里的超市購買飲料和礦泉水時,要多收0.15-0.25歐元的“瓶子抵押費”,待將瓶子歸還超市時,瓶子錢會返還消費者,瓶子再由超市賣給專門的公司集中處理,大件的舊家電需要專門的回收公司做處理。在紐約,可能使用塑料袋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在柏林,這簡直不像話!柏林專門設立了“環保警察”,挨家挨戶定期抽查分類垃圾桶……實際上,德國只是歐洲的一個縮影,很多歐洲國家也采取了的各種各樣的措施讓工業發達的同時依舊保持環境的原生態。
除了上面講的那些“門面功夫”,對于一生中三分之一時間都待著的家里,歐洲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表面看起來,歐洲人的房子并不奢華,很多都是普通的民用住宅,相比起買房子來,歐洲人更傾向于租房子住,據了解,六成德國人終生租房!這點跟居無定所心不安的中國人就很不一樣。不過歐洲人也認為,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他們對于租房的嚴謹態度一點不比買房要松懈。
房子租下來以后,很多人都會親自動手裝修,房子要開放、富有個性,而且得很舒適的,最重要的是健康環保,會精心挑選那些經過抗污染處理的裝修產品。很多人去歐洲旅行都會選擇住民宿,大概也有這樣的原因,主人家親自裝修的房子,具有當地特色的同時更加健康安全。
Ps:歐洲是室內家裝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倡導者,以人為本的綠色承諾早已成為歐洲行業首要的企業公民責任。早在100多年前,歐洲地板廠家已開始制訂可持續性發展、環境和氣候保護方面的產業綠色標準,對室內環保訂制行業標準,嚴格控制產品的甲醛含量指標,令家居室內環保成為所有歐洲工廠的首要指標。必美國際總代理的11個歐洲著名一線工廠在可持續性發展、環境和氣候保護方面均處于全球行業先鋒地位,KAINDL、SERENZO等品牌均擁有一百多年的“綠色”歷史。